2025年9月15日下午,2025年高淳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朱军,江苏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马立涛,高淳区委副书记甘晓辉,高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科技镇长团团长邵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周庆礼,党委委员、副校长刁爱军,以及六家省级学会和高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嘉宾出席仪式。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0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见证了这一科普助力区域发展的重要时刻。
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南京市高淳区科学技术协会、高淳区科学技术局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旨在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深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致辞中,甘晓辉强调以科普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高淳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签约仪式上,高淳区与省工程师学会等5家省级学会正式签署《会地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地方科普工作与省级学会资源的深度对接迈出关键一步。
授牌与揭牌仪式上,马立涛向刁爱军授予“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铜牌。朱军与周庆礼共同为学校“中国科协高校星火科技馆”揭牌。该馆于2025年7月经江苏省科协遴选推荐,成功入选中国科协首批“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建设名单,是全省仅有的三所获此荣誉的高校之一。作为国家级科普品牌建设高校,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航天引领、产教赋能、职普融通”为特色,构建“12345”科普服务体系,通过“智创未来·科技育苗行动”等品牌活动,推动高校科教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为区域中小学生科技教育与社区科普提供有力支撑。
现场还发布了高淳区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科普育苗”行动计划,推介了“科普江苏”省级精品科普游览线路,并公布了2025年高淳区“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安排。
启动仪式上,朱军、马启顺、邵刚、甘晓辉、马立涛、周庆礼等六位领导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正式拉开2025年高淳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的序幕。未来一段时期,高淳区广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团体将走进科技创新的实践热土上,参与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科普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后,嘉宾们参观了学校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讲座环节中,江苏省军工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李明带来题为《新时代的中国航天》的精彩报告,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航天探索之旅。他从“航空”与“航天”的基本概念辨析入手,系统介绍了航天器及其家族分类、航天兵器的发展与应用,生动讲述了中国航天的辉煌历程,并巧妙呼应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飞天梦想。讲座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被中国航天的卓越成就和航天人的精神深深感染。同学们不仅厘清了航天与航空的概念区别,更增强了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真切感受到航天强国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科普云游”活动中,67名视觉传达设计大一新生走进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参观航天科普馆及航天非遗工坊,并在非遗大师的指导下,体验了南通板鹞风筝、扬州精细木工等非遗项目。体验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工匠精神,不仅学到了传统手工艺的初步技法,更体会到传承的重要性。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普教育基地涵盖航天馆、非遗工坊、“智造空间”省级职业体验中心、应急安全教育体验中心、电梯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大疆无人机产业学院、3D打印(增材制造)实验室等多个场馆,融技术展示与创新体验于一体,是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科普平台。基地科普活动以智能制造技术与文化普及为主线,兼顾科普性和趣味性,既满足本校教学实践,也为高淳当地及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团体提供科普服务,每年开放天数达270天,近三年已累计服务超3万人次。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枢纽,在推进科普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学校将以国家级科普平台为依托,将专业资源转化为优质科普资源,构建融通职业教育与公众科普的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科教融汇、职普协同”。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地融合,打造更具特色、更可持续的科普教育生态,为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高职力量。
编辑:陈星海
审核:李木香
终审:张 玥 金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