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张拼
系部:电子工程系
班级:18级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1班
在校期间任职:系团委秘书长、双创班班长、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资助宣传大使
个人荣誉:
l2019年获“中英STEAM大赛一等奖”
l2019年获“校优秀志愿者”
l2022年获文学摄影大赛三等奖
破茧成蝶向阳生:建档立卡学子张拼的逆袭之路
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张拼的名字是“逆袭”的代名词。这个曾两度厌学、四次退学、三次转学的“问题少年”,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泥泞中跋涉而出,在系部关工委的精准帮扶与持续关怀下破茧成蝶,用拼搏书写了一段从迷茫少年到支教先锋的蜕变传奇。
寒门少年的迷途与觉醒:关工委的“破冰”之手
2018年,张拼带着满身叛逆走进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产品开发专业。作为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他早年的求学路布满荆棘——叛逆期的迷茫让他在辍学边缘反复徘徊,旁人眼中的“不良少年”标签曾让他对未来失去希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刻在心底的古训,在他踏入南机电的那一刻被重新唤醒。系部关工委的老师们第一时间介入,为他制定了‘一对一成长帮扶计划’:不仅每月开展心理疏导,用包容取代偏见,还为他申请了专项助学金,联合辅导员为他量身定制学业提升方案。在关工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他成功担任团总支秘书长、双创班班长等多重职务,将所有精力投入学习与实践,逐步找回自我价值。
机电校园里的逐梦足迹:关工委的“护航”之力
在蓝岛创客空间的灯影里,总能看到张拼忙碌的身影。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旋转脸谱灯》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一举斩获中英STEAM大赛一等奖。 “纸上得来终觉浅”,他多次带队走进老年人服务中心,用专业技能为孤寡老人设计智能陪伴装置。关工委主动联系社区服务中心,为他搭建实践平台,并以‘老党员讲故事’的形式,引导他将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结合。作为“资助宣传大使”,他为贫困生举办生日会、开设成长分享会,将学校给予的温暖传递给中国足球彩票人——这些活动的策划与落地,都离不开关工委教师们的经验点拨。
大山深处的教育火种:关工委的“燎原”之念
2020年,张拼带着父亲的期许与母校的支持,加入“杉树支教”计划,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木耳小学。出发前,系部关工委为他组织了‘支教赋能工作坊’,邀请往届支教志愿者分享经验。面对41个羞涩胆怯的彝族孩子,他自称“浇灌花种的园丁”,在国旗下带领孩子们喊出梦想,用两年时间完成100余次家访,步行山路400余公里。疫情期间,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留在山区陪孩子们过年,为每人准备红包与新年礼物;得知学生沙马有哈将唯一的纸糊文具盒送给他,只因看他“那天不开心”,这个铁骨男儿湿了眼眶。
反哺社会的青春担当:关工委的“接力”之情
2022年支教期满,张拼带着山区孩子的牵挂踏入职场。从中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到南京汉沛商贸有限公司,他从基层员工晋升为业务经理,工作之余坚持参与无偿献血,在公司内刊发表的支教故事荣获文学摄影大赛三等奖。2023年,他被推荐为桐庐县青年联合会委员候选人,入选人才后备库。如今的张拼,既是职场精英,也是学弟学妹口中的“拼哥”。他常回母校分享成长经历,而系部关工委则将他的故事纳入案例库,组织“逆袭成长分享会”,让他与在校学子结对,形成‘老教师引领+优秀学长示范’的育人闭环。从叛逆少年到支教先锋,从建档立卡学子到行业新秀,张拼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教育的魔力。正如他所说:“是南机电为我点亮心灯,是系部关工委为我铺就成长阶梯,是支教岁月让我懂得担当。愿每个在逆境中跋涉的灵魂,都能在拼搏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朵从泥泞中绽放的“陌上花”,正用爱与责任,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最美答卷——而这份答卷的字里行间,始终跃动着关工委教师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育人情怀。
供稿:魏澜
编辑:林雪
审核:叶绘、周启国